一樣叫過敏病,發病部位不同,症狀也不同
過敏性疾病由於發生部位的不同,分別會產生不同的疾病。例如發生在鼻腔的,稱之為過敏性鼻炎,發生於支氣管,則稱之為氣喘,至於發生在皮膚的,則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,或是蕁麻疹。雖然,不同的過敏性疾病會有不同的症狀表現及治療方式,但是,導致疾病的免疫機轉,差異性卻不大。
各種常見的過敏性疾病,大多會有以下症狀:
■過敏性鼻炎:打噴嚏、鼻塞、流鼻水等。
■氣喘:咳嗽(大多為乾咳)、胸悶、喘鳴等。
■ 異位性皮膚炎:皮膚搔癢,長期的搔抓後皮膚變成苔癬化,反而加重原先的癢感,形成惡性循環。
■ 蕁麻疹:皮膚出現粉紅色形狀不規則、大小不一、非常癢的塊狀浮腫,通
常來得突然,持續數小時或數天。
◎忽視過敏性鼻炎,有多嚴重?
鼻過敏如果沒有吃藥改善,則會因為長期鼻塞,造成鼻腔呼吸道阻塞、鼻分泌物滯留,因而容易造成鼻竇感染,發生急性或慢性鼻竇炎。同時,長時間的鼻塞也容易影響夜間的睡眠,因此白天的學習或工作注意力,會受到極大的影響,而帶來極大的困擾。
臨床上曾見過一位小學生,因為嚴重鼻過敏影響睡眠品質,導致整天嗜睡、精神不佳而無法專心上課,嚴重的影響課成績,直到治療一段時間後,病情獲得控制,孩子的學業成績才逐漸好轉,家長這時才了解不是小孩偷懶,而是嚴重鼻過敏影響學習。所以,即使是不會致命的過敏性鼻炎,也不可輕忽。
◎忽視氣喘,有多嚴重?
氣喘在過敏性疾病中,有可能發生致命的危險性,因此不可輕忽。臨床上,發現因為氣喘發作而死亡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個案,比幼兒更多,這是因為青少年和成年人行為獨立,一個人獨處的機會較高,一旦急性發作時,因為沒有旁人協助即時就醫,相對的危險性更大。氣喘發作時,救急的氣管擴張劑如果失效,氣管將會嚴重收縮,導致呼吸急促與困難,此時,除非立即送達醫院急診,進行靜脈注射等治療,才能緩解,否則,嚴重將會導致氣管痙攣而窒息,台灣一位令人懷念、歌聲甜美的歌后,就是因為氣喘急性發作而香消玉殞。因此,正確的就醫行為,才能避免悲劇的發生。
◎忽視異位性皮膚炎,有多嚴重?
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手肘前面的彎曲處、膝蓋後面的彎曲處,所以又叫「四彎風」,也可能發生在頭部造成臭頭爛耳,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應該就是此症的患者,因此有「臭頭洪武君」之稱號。
由於長期搔抓皮膚會逐漸出現苔癬化,皮膚甚至會因為乾燥龜裂,而伴有疼痛的感覺。如果過度搔抓,很容易造成皮膚破皮受傷,而增加細菌或病毒感染的機會,這些感染又會加重原有的皮膚發炎反應,況且過敏體質病患的免疫力,又不如一般人的運作良好,要是沒有就醫,適當使用口服藥及外用藥治療,往往會讓病情加劇。門診上,這些因為過度搔抓,而導致皮膚感染蜂窩性組織炎的病例,履見不鮮。
◎忽視蕁麻疹,有多嚴重?
最常見的就是對海鮮過敏的人,一吃蝦蟹嘴唇就腫起來,剝殼的手指會癢,嚴重的時候皮膚會冒出一小塊一小塊奇癢無比的丘疹。蕁麻疹算是過敏性疾病中,較輕微的皮膚疾病,也就是所謂的風疹塊,發作時患者在睡覺時常會無意識搔抓患處,因此而影響睡眠,使患者白天常常感覺倦怠乏力。
反覆發作六星期以上的慢性蕁麻疹,嚴重可能引發其他感染,而搔癢的痛苦則會大大地影響生活品質。
好大一片疹塊!天啊~超癢!
● 急性期:典型的急性蕁麻疹通常是突發的「浮腫疹塊」,也就是會出現許多類似被蚊子咬時的疹子,但通常面積較大且一發不可收拾,遍及全身,此種疹塊通常是奇癢無比的,病程通常是數天到一、兩個星期就會消失。
● 慢性期:如同上述症狀,如果疾病發作超過六個星期以上,則稱為慢性蕁麻疹。
(本文作者為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醫院中醫部主任)
留言列表